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全国林草动态 > 政策性项目 > 正文 站内导航

西藏山南隆子县53年造林治沙记

媒体: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多吉占堆 王军 春拉
专业号:关注森林资讯 2017/9/1 20:33:34

▲隆子县新巴乡忙措村村民在“望果节”(转田节)期间转农田,祈福丰收(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这是一场长年累月的家园保卫战。战场坐落于喜马拉雅北麓的隆子河谷,参战者是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他们以战天斗地的精神,硬生生地创造出一个生态奇迹。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绿色战役。历经50多年艰苦奋斗,一代代隆子人“绿色接力”,成功把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了满目苍翠的“绿色河谷”。

灾难记:“再不种树,可能连家都没了”

“风沙一起尘飞扬,四顾茫茫不见家”“一天吃进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70岁的索朗拉杰老人仍记得50多年前那些顺口溜。“光秃秃的山坡没处放牧,每家仅有的几亩贫瘠耕地,也不断被流沙挤压。如果再不种树,可能连家都没了。”那时,隆子河谷一年中有近8个月的风沙天气,一场风沙刮过,农田便覆盖上厚厚一层沙,房子周围的沙有半墙高。

1964年,时任隆子县新巴乡乡长朗宗赴内地参观学习,她看到了绿树成荫,得知种树能有效治理土地沙漠化,回来后便提出了“要想风沙停,就要多栽树”的口号。随后,朗宗就带领群众在新巴乡忙措村的沙滩上试种60亩沙棘和银白杨等植物,当年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看着成活的树苗,乡亲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

然而60亩的小小林地,怎能阻止风沙的脚步!1966年,隆子的风沙天气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甚至直接威胁到县城及区域内村庄的存亡。

“再不加强植树,我们就是千古罪人。”郎宗沉痛的话语刺痛了乡亲们的心。于是,一场关于绿色的战役正式在隆子河谷打响。

重生记:“宁可累死,也不愿被风沙折磨死”

隆子县地处高寒干旱区,适宜树种少,成活难。有人戏言,想要栽活一棵树,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

对绿色的渴望激发了人们战天斗地的精神。没有树苗,就翻山越岭去寻找,组织人采集、培育;没有马车,就用背扛肩挑、用人力拉车。不论早晚,大家在风沙地里忙活,汗水和着泥土沾在脸上……

乡亲们把河滩当战场、以河滩为食堂、把河滩变课堂,在植中学、在学中植。饿了吃口糌粑,渴了喝口清茶,直到脸被晒成黑红色,嘴角泛起血泡,手被磨出老茧,从没人叫过苦。

朗宗左手落有残疾,可却从未因此少出半分力气。挖不了坑,她就跪在地上,单手刨石块和泥土,一来二去手上全是血泡,血泡又结成厚厚的茧片。

然而,荒滩上种树谈何容易!“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风沙填平,刚种好的树苗,第二天不是根部裸露,就是被连根拔起。”今年77岁的隆子县原县委书记多吉回忆。

1968年,进入植树造林的攻坚期。当时,几千名干部群众誓用绿龙锁风沙。但土壤盐碱含量高,地下水位低,加之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栽了两年树,最终只活了不到100棵,这极大地挫伤了人们造林的积极性。

失望犹如一座大山,压在隆子县干部群众的肩上。但抱着“宁愿治沙种树累死,也不要被风沙折磨死”的坚定信念,隆子人再次拿起植树工具,开始新一轮植树。

慢慢地,在探索和失败中,隆子人逐渐总结出了树草结合、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的治理办法。

渐渐地,草绿了,树长了,风沙少了。

上世纪90年代初,为接续朗宗的事业,隆子县成立造林领导小组,学习科学造林,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造林绿化、美化隆子”之战。

多年的不懈坚守,隆子人终于在河谷一带筑起了面积达6.78万亩、长40多公里的沙棘林带,风沙也就此低下了头。

寻金记:绿色理念孕育“绿色未来”

如今隆子的生态环境呈现出“一增一降”的巨大变化:森林覆盖率增至31.5%,年风沙天数降为20多天,大面积荒山和荒滩呈现出绿树婆娑的美姿。“自然环境好了,粮食产量上去了,放牧的地方多了,起风时只有树叶沙沙响,不见风沙刮满坡,就连老人的哮喘也不再犯了。”说起如今隆子的变化,隆子县林业局局长扎西桑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植树治沙除了增添绿意,还在隆子人心中播下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多年来,隆子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发展观,给当地的“绿色接力”注入了新内涵,绿树变生态、生态变资源、资源变财富、财富保生态的良性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特别是近几年,隆子“人种树”与“树养人”和谐共生景象带来的“生态红利”更加显现。

盛夏时节,走进隆子县扎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这里绿意盎然,辣椒、黄瓜、西瓜等蔬菜瓜果枝繁叶茂、长势喜人。“现在,我们村坡上绿树成荫,圈里牛羊成群,家家有产业,户户收入高。这一切都离不开植树治沙。”正忙着摘菜的村民罗布乐呵呵地说。

生态农业、畜牧已成为隆子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几大农产品产业链。同时,还建成了黑青稞、蔬菜大棚、优质奶牛等一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据统计,2016年全县牲畜出栏57338头,出栏率30%。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守住这片绿色,发展才能更有劲头。”隆子县委书记次仁加措说。

53年的“绿色接力”让隆子改天换地,今天的隆子人仍然执著地守护“绿色”,因为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阅读 345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