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话题 | 五四奖章背后的科技油桐故事
“90后”青年创业先锋杨安仁,扎根贵州省独山县,在中国林科院研究团队的支持下,采用高新技术发展油桐产业,辐射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5月3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集体)名单,来自贵州省独山县的青年创业先锋杨安仁凭借扎根基层发展油桐产业、引进高新技术辐射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突出贡献获此殊荣。
受到荣誉表彰后,杨安仁表示,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让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以致富奔小康为使命导向的扶贫行动不仅让他对家族的油桐产业有了新认识,坚定了要通过创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决心,同时也遇到了人生事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贵人”和“导师”,借助国家级的科研力量帮助家乡濒临枯萎的油桐树“起死回生”,使油桐林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油库”,更成为贵州山区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钱库”。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汪阳东(左二)带领团队到独山油桐种植基地考察。杨安仁供图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杨安仁口中的“贵人”,说的就是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的特色林木资源育种与培育团队,“导师”指的是团队的汪阳东研究员和陈益存研究员。
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研究员陈益存与杨安仁调查油桐抗病品种嫁接苗。高暝摄
在获得五四奖章殊荣的第一时间,杨安仁便把喜报发给了老师,希望和老师共享这份荣誉。他说,当年如果没有中国林科院的科技专家团队伸出的橄榄枝,就不会有今天油桐花“香溢人间”的故事。
缘起科技帮扶
近万亩油桐林转危为安
“一封邮件开启的扶贫心路。”这是杨安仁早期创业过程中最为感人的故事,讲述的是他通过邮件向中国林科院特色林木资源育种与培育团队请求援助家乡油桐树感染枯萎病防治的经历。
2016年春节,杨安仁抵押贷款数百万元种植的油桐,经过5年苦心经营后,却遭遇一场大规模枯萎病,导致近万亩油桐树枯萎发黄,逐渐病死,企业濒临破产,他将信息通过邮件发到了汪阳东研究员的邮箱,希望得到科技专家的帮扶。
2017年10月,贵州独山油桐枯萎病林 杨安仁摄
当时的杨安仁还是山东鲁东大学的一名在校生。他坦言,邮箱地址是网上通过搜索油桐相关学术论文时找到的,能否得到回应自己并不抱有太大期望。谁承想,邮件刚发出三分钟就得到了回复,还约定了春节一过就到贵州实地考察。这让杨安仁喜出望外。
油桐枯萎病俗称桐瘟,现已成为影响油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由于枯萎病病原菌可存在于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土壤里,无法通过药物将其杀死。
经过实地踏查后,专家团队研究认为,只能通过筛选、培育抗枯萎病油桐品种进行逐步替换来解决枯萎病问题。为此,团队为杨安仁的油桐林制定了“分区分类治理、抗病苗逐步替换、抚育经营综合防控”的技术方案。
2020年3月,贵州独山油桐枯萎病林重建为抗病高产油桐林 杨安仁摄
一方面,研究团队将全国现有的油桐品种集中育苗,再将枯萎病病原菌接种在所有品种中,经过实验室水平、大棚试验和田间3年以上验证,反复论证后筛选出了3个抗枯萎病品系,通过分子选育、杂交育种和嫁接的方式,研究其抗病机制。最后经过3年努力,利用选育的3个抗枯萎病品系作为砧木,选用高产品系作为穗条,结合嫁接技术成功改造了独山县上司镇近万亩患枯萎病油桐林,产量实现翻倍,直接挽回经济损失1500余万元,帮助企业顺利渡过了难关。
杨安仁说,记得当时中国林科院特色林木资源育种与培育团队专家一行3人在春节期间就赶到了我们贵州独山县,不顾舟车劳顿直奔油桐林,没有半点架子,只想着能够尽快解决问题,减少我们的经济损失,也不讲环境和条件。刚来时,那时连日降雨天气阴冷,他们挤住在一个漏风漏雨的仓库房里,每天工作16个小时,跑遍了整个独山县上万亩油桐基地。
“中国林科院专家团队的工作作风让我很感动、很敬佩。那一刻,回乡创业,走科技油桐产业的发展道路也在我心里深深扎下了根。”杨安仁说。
参与科技攻关
助力国家木本油料产业发展
贵州独山金盾油桐果实 袁旭摄
油桐原产于我国,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和战略储备树种,栽培利用历史逾千年。生产的桐油是植物油中最优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耐酸碱、防腐、绝缘、抗辐射、抗渗透等多种优良特征,现阶段桐油应用的重点从传统领域转向蓬勃发展的电子工业,大量用于电路板浸渍材料及其他高分子材料,在化工、军工、电子等行业有不可替代的用途。
我国现存油桐种植面积近100万公顷,年产桐油6万吨,年需桐油超过25万吨,市场供不应求。发展油桐已成为我国西南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产业,但受到油桐枯萎病危害、培育及加工利用技术缺乏的影响,导致60%以上的油桐林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加之品种退化等因素,制约了油桐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这位“90后”小伙已俨然成为油桐育种与培育领域的“乡土专家”,不仅在接待全国各地来访的团队中介绍自己的创业经验,还经常走出去,站在演讲台上对国家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的政策、全国油桐产业市场规模、油桐栽培管理关键技术等内容娓娓道来。
对此,杨安仁说:“不到6年的时间,我从一名大学毕业生转变成为一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再到现如今成为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一路走来有艰辛、有曲折,但遇到困难时总能顺利渡过难关,这离不开中国林科院的老师和专家们毫无保留的知识传授和手把手地技术指导。”
杨安仁说,在遇到技术问题时,专家们不辞辛苦赶到基地,现场调查取样,并给基地的林农们传授育种栽培技术要点;在遇到市场发展问题时,专家们就帮他牵线搭桥,让他直接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跟有关的优秀企业家们学习市场管理经验;在遇到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精神吃不透、把不准时,专家们总能第一时间给他传递信息,帮助分析研判……正是这样的全方位指导,让他不仅掌握了技术,更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开拓了视野和格局。
国家林草局科技特派员、中国林科院油桐团队成员、中国林科院杰出青年陈益存研究员说,油桐有三年桐和千年桐之分,三年桐易感枯萎病,同属的千年桐发病率却极低,但后者生长结实慢、桐油品质也较次。过去,为了降低“桐瘟”发病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千年桐为砧木,再嫁接三年桐。目前,团队选育的抗病品种作为砧木材料,探寻抗枯萎病的关键基因和机制,从源头找出抗病基因,让油桐抗枯萎病研究再迈进一步。
据了解,团队利用抗枯萎病品种作为材料,首次从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揭示侧根木质部对枯萎病病原菌的防御作用,并首次挖掘鉴定了侧根木质部特异高表达基因 VmD6PKL2 的抗枯萎病分子机制。这一研究结果为研究植物抗枯萎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为油桐等植物的抗枯萎病分子育种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在 Horticulture Research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期刊《园艺研究》)上发表。同时,他们还通过大量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和筛选,选育了适宜西南地区种植的“金盾油桐”等3个抗枯萎病品系,并形成了配套的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成果 “油桐抗枯萎病家系选育技术及应用”2021年荣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现如今,团队重点聚焦油桐抗枯萎病种质培育及高产抗枯萎病良种选育开展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了以油桐抗枯萎病高产品种选育、配套嫁接技术及生物防治综合技术体系为核心,高效育苗和培育技术相配套的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
树牢为民思想
让成果更多惠及民生福祉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森林既是水库、钱库、粮库,也是碳库。强调了森林的多重功能和效益。
“林草兴则生态兴。”记得当时这一新闻消息刚出,团队立即组织了视频会议讨论学习,让我参加研讨。杨安仁回忆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大家非常振奋,深受鼓舞,越发感受到林草人的责任使命重大。
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表示,油桐作为木本油料资源之一,现如今迎来了最好的政策发展机遇期。团队要发挥森林“四库”作用,加快研究拓展油桐产业的“钱库”功能,让“小油桐”变身致富“大产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努力下,目前国家林草局已批复在贵州独山建设10万亩国家油桐生物产业基地,覆盖带动面积超过100万亩,建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抗枯萎病能力最强的油桐种质资源库,已保存抗病种质300多份,实现了3万亩基地建设、6万亩基地待开发的规模。
2018年5月,陈益存到独山对油桐枯萎病取样 杨浩摄
而针对企业桐油提取率低、加工落后的现状,团队又协助邀请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的专家助力油桐加工工艺提升;联合林化所、哈尔滨林机所等单位,在企业建设“油桐创新研究院”,协助争取到“国家林草局油桐生物产业基地”的认定;帮助企业争取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中央定点帮扶项目、贵州省林业局科技项目,累计获批科研经费240万元。
随着科技的不断加持,油桐企业活力渐显,目前已完成抗高产嫁接育苗80万株,在贵州、四川、重庆等地营建油桐抗病示范林8万余亩,带动2000余户就业,户年均增收2万—4万元,最终形成了以贵州独山为中心,以企业为推手,将“油桐抗枯萎病良种选育技术及应用”成果推广至贵州省三都县、重庆丰都县、重庆云阳县、四川井研县,带动山区林农脱贫致富,走上了一条共“桐”富裕之路。
2021年4月,汪阳东研究员带领林草科技服务团到独山调研桐油加工基地 杨浩摄
为谋划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加快油桐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专家团队从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调研,并立足于油桐的种植和培育技术,提出了油桐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把好种苗关,三年桐和千年桐是油桐的两个主栽种,但千年桐雌雄异株,5—7年开花结实,雌雄难辨,且桐油品质次,不能盲目大规模种植千年桐。二是农以种为先,适宜选择当地品种,确保种子和种质健康无菌,引种不当易引发枯萎病。三是开展高产、抗枯萎病、优质良种培育,丰富市场化推广良种储备,确保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为南方山区老百姓建好“钱库”。四是加工利用方面,目前主要用于大规模电子电路板绝缘材料,需要加强作为高分子材料原料相关的精深化学改性关键制备技术和产品研发,加强作为环保型天然油漆容易氧化的工艺研究和突破。
“户有万株桐,幸福永无穷。”这是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在视察贵州时的题词。现如今,这句话已成为对中国林科院油桐科研专家以及像杨安仁一样青年企业家为推进油桐造福贵州人民的殷殷嘱托和期望。
“新型职业农民”是杨安仁对自己身份的新定位。杨安仁说,自己发展油桐种植产业,每天都在山坡田地里穿梭,就是一名农民,但自己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比传统的农民更具优势。这是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的专家们带他入的门、传授的经验和技术。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基地建设与加工配套,推进完成10万亩油桐抗病高产林培育基地、年产10万吨桐油生产项目以及建设油桐、桐油、桐饼精深加工项目。同时,还将持续强化科技支撑,将独山打造成为全球油桐品种最优、研发实力最强、产业化程度最高的油桐产业集群,全力构建油桐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新模式的全国样板。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