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对气候变化 > 固碳故事 > 正文

COP29 案例一丨四川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城市生态系统碳汇创新示范项目

媒体:原创  作者:碳汇基金会
专业号:碳汇基金会 2024/11/22 10:41:35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四川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城市生态系统碳汇创新示范项目

标签:应对气候变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碳汇、城市生态系统碳汇

背景/机会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变化频繁演变为气候危机甚至是气候灾害,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关系着人类发展的未来。据估算,到2060年,全国碳排放量在25亿吨左右,林草碳汇量将达到15~18亿吨左右,其中80%来自于森林。与世界其他森林资源丰富国家相比,我国森林面积与蓄积量分别位于全球第五位和第六位,我国森林年碳汇量却位居世界第一,对国家碳中和贡献在60%以上。生态系统碳汇已不仅仅是国家碳中和战略的压舱石,也成为了地区、城市和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压舱石。

首先,在推动林草碳汇工作方面,我国持续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着力提升生态脆弱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持续扩大森林面积,增加“碳库容量”;其次,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将逐渐进入瓶颈期,未来仅依托造林面积“量”的增长来发挥森林固碳作用不可持续,因此全面开展森林经营,提高“碳库增量”,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成为了下一步的重中之重;再次,还需要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稳定“碳库存量”,减少不合理土地利用、土地破坏等活动导致的碳排放。

图片

图1:蔚为壮观的森林景观

2020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在国家一盘棋的统筹下,各省、市、县三级的切实行动决定了未来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成败。当前,城市级层面已经着手布局减排措施和非化石能源的替代应用,然而城市生态系统能够贡献多少碳汇量用于碳清除,目前仍是一个需要通过系统性创新和落地实践来解答的问题。根据碳排放空间分布数据显示,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是碳排放高度集中的区域,如何有效减少碳排放、发挥城市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的功能,正成为城市建设者、管理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关系着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成效实施的关键。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相比, 城市生态系统因其集中且频繁的人为活动,其固碳能力受到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多变。针对这一挑战,在城市空间场景中,对于林地、草地和湿地的管理,如何突破传统的人工营造思路、探索创新途径以增强碳汇建设,成为解决该项难题的破题思路之一。识别省级、市级、县级的碳汇潜力空间,需要科学、真实、有效的计量各类生态系统在未来碳中和进程中的碳汇贡献量,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禀赋、气候、水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迥异,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制定区域(城市)的碳中和目标和战略时,必须依托科学的方法和完善的指标体系,以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此背景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用创新示范和长远探索的眼光,于2023年底启动并开展了四川森林经营和城市生态系统碳汇创新示范项目,以四川省和成都市为试点,将森林可持续经营碳汇优先区规划、城市生态系统碳汇作为创新切入点,前瞻性战略性的开展未来国家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增汇能力提升的布局,为下一步区域、企业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项目目标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提前规划战略布局,开展四川森林经营和城市生态系统碳汇创新示范项目,一方面,在省级尺度上绘制森林经营碳汇发展规划的一张图,识别优先区,制定可在中国其他区域参考复制的标准化指南。另一方面,通过开发和验证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碳汇方法学,以精确量化城市生态系统中碳清除量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积极影响。最终促成政府、智库、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研究倡导相关政策的制定,推动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通过实践中的学习和交流,赋能更多企业投身碳中和议题。

项目意义及产出

(一)以四川省为例,开展省级森林经营碳汇潜力优先区规划试点

2023年10月,生态环保部正式发布最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造林碳汇(CCER-14-001-V01)》,这标志着在国内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碳汇开发造林方法学,然而,尽管造林碳汇项目在吸收和储存二氧化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森林可持续经营却因其长期性和综合性优势,则被视为未来在增汇固碳方面的主力。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四川首次启动省级层面的碳汇优先区规划示范项目。该项目依托多维基础数据,首先开展省级层面的碳汇优先区规划评估,随后将评估尺度细化到县级,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评估方法体系。通过这套评估方法体系,项目深入评估了从省级到县级各层面未来增汇的潜力,尤其是针对森林经营类型碳汇项目的开发潜力和优先级进行细致分析。基于省级层面的碳汇优先区规划,项目进一步编制《森林经营碳汇潜力优先区规划指南》,该指南旨在为未来在区域级、省级、市级,甚至国家尺度上开展森林经营碳汇潜力优先区规划或碳汇潜力优先区规划评估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图片

图2:洪雅国有林场位于四川省碳汇评估极优先区

具体来说,规划从森林经营碳汇角度确定四川省符合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潜能的区域,选取固碳增汇潜力、碳汇支撑能力及协调增效基础三个基准层,对原始数据进行细化指标,并确定各指标权重,之后依据这些基准层将识别出的区域划分出五个层级的优先等级。目前项目研究团队已完成《四川森林经营碳汇发展优先区评价报告》和《森林经营碳汇发展优先区划分指南》,后者可为其他省市县在不同尺度范围内的实践提供指导。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四川省内优先级别较高的三个区域,开发撰写了相应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建议书,完善了社会资金可优先选择的项目备选库。项目研究团队结合省级层面的碳汇优先区规划或森林经营碳汇潜力优先区规划结果发现,越是高度发达的城市建成区反而优先区识别中往往排名越低。但高度发达的城市建成区或城市作为资本、财富、产业、工业的核心,同时也消耗了更多的能源供给,在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背景下,城市碳中和的压力不言而喻,且面临更大挑战。

(二)开发城市生态系统碳清除方法学和计量体系标准

面对城市化的快速扩张,中国各大城市急需找到方法,以更好地平衡城市区域内生态系统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为了探索城市绿地如何助力碳中和目标,结合成都国家公园城市的建设布局,项目方组织国内头部专家组建专家组,委托北京林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多个部门及科研单位参与,共同编制《城市生态系统碳清除项目方法学》,以科学计量和有效监测城市绿地的碳清除能力。

图片

图3:2023年8月在成都召开项目座谈会

《城市生态系统碳清除项目方法学》 1.0版本已通过专家组评审,定稿,计划近期正式发布,该方法学有以下特点:

1)利用高分遥感影像和公园建设规划,在科学划分城市生态复杂碳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坚持系统观,将城市森林、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的碳汇计量方法进行整合优化,兼顾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可靠性;3)尽可能高精度的计量城市生态系统的碳汇量;4)兼顾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营建过程中的碳排放核算和泄露核算,系统逻辑更为清晰,结果更为准确;5)开放式迭代式方法学编制过程,已经在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长春市等区域中心启动城市的方法学验证,验证结果将应用于方法学迭代升级;6)该方法学的编制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整体生态系统的碳汇量的精算,也可以应用于城市公园、城市绿地的碳汇量精算,并为未来碳中和城市和气候适应性城市规划提供参考和思路,同时为城市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制定提供较为精确的生态系统碳汇量增量潜力的数据支撑;7)兼顾城市生态系统对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协同,推动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布局与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

图片

图4:调查人员在天府森林公园开展监测工作

结合成都市国家公园城市的重点区域之一的天府新区,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成都天府森林公园完成了方法学首个实地验证工作。成都天府新区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全区已锚固70%的蓝绿空间本底,在此基础上,项目选取天府森林公园完成了碳汇设计文件,着眼于通过合理配置植被、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种类和形态,致力于提高碳汇效益。根据碳汇设计文件的预测,按照20年计算期,预估项目减排量累积为6452 tCO2-e。下一步,项目正积极研究部署方法学和指南在国内重点中心城市(北京、上海、深圳、长春)的验证和推广,根据各地验证工作修改完善方法学内容,进而完成相关方法学团标、地标和国标立项和申报工作,共同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碳汇服务城市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

图片

图片

图5:深圳聚龙山湿地公园 图6:北京望和公园-南园

图片

图片

图7-图8:工作组赴上海、长春考察试点公园

下一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将积极开展城市绿地碳汇的核算、计量监测工作的推广,为城市生态系统规划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植被配置类型指导,倡导以近自然的方式进行城市绿地的建造和养护,减少后续管理过程的碳排放,从而有效助力城市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同时进一步增强城市生态系统韧性和适应能力,为建设气候适应性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引领碳中和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

图片

图9:天府森林碳汇科普基地风格定位

基于上述两个战略性成果,自2024年起,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将依托已形成的森林经营碳汇优先区规划指南,推动更多的区域进行森林经营碳汇优先区的规划,评估中心城市的应对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实践项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将深化与企业和中心城市合作,共同开展落地城市碳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和体验等相关领域的项目。推动头部企业在森林经营碳汇领域的战略布局,推动更多的企业探索城市生态系统增汇与企业碳中和之间抵消机制的新模式,将现有的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系统打造成企业碳中和绿地或公园。探索绿色低碳技术、城乡规划、城市绿地建设、公众宣教基地的有机协同,打造双碳示范展示中心。通过改造城市森林和绿地系统,增强城市生态系统韧性,并提升适应能力,系统性的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此外还将建设若干有影响力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普基地,并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公众共同参与,深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流化进程,进一步有效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增效。

阅读 101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