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 碳中和动态 > 正文

欧盟洗绿新规重击“碳抵消”,哪些产业迎利好?

媒体:澎湃新闻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4/2/6 9:04:50

436

图片来源:Pixabay

摘要:

欧盟的防洗绿新规出台后,“碳中和”产品变成了一个悖论,自愿碳市场再遭一记重击。不过对于另一些企业来说,却可能是个好机会。

→这是《环球零碳》的第949篇原创

欧盟防洗绿法规的一只靴子落了地,重重砸在了碳信用供应方和消费品企业的心上。

在2024年1月17日,欧洲议会以593票赞成、21票反对和14票弃权的压倒性结果通过了《赋能消费者以实现绿色转型》。

437

来源:EU Parliament

这项法令中备受关注和引发广泛讨论的一点在于,它禁止企业做出“基于碳排放抵消机制,声称产品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中和的、减少的或积极的环境影响”的声明。

换句话说,欧盟禁止了“碳中和”产品以碳抵消的方式实现,以后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产品,不能轻易打“碳中和”或“零碳”的标签。

用欧盟自己的话来说,这项法令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免受误导性营销行为的影响,并杜绝企业的“洗绿”行为。

“碳抵消”指的是企业通过自愿碳市场(VCM)购买碳信用,为重新造林等碳减排、碳吸收项目提供资金,从而抵消企业自身的碳排放。

对于企业来说,完成一款“碳中和”产品一般包括四部:首先是碳盘查,其次尽可能做到碳减排,无法减排的那部分碳排再进行碳抵消,最后拿到“碳中和”认证。

“碳抵消”是直接包含在“碳中和”方法论里的——因为任何产品和服务都不是无中生有的,生产过程中只要牵扯到需要能量,那就可能会有碳排放。没有任何产品可以做到真“零碳”,那是向虚空伸手的魔法。

因此会有企业选择购买碳信用抵消产品生产的碳排,在共同受益的情况下提供额外价值。

但欧盟的政策显然直接砍掉了B2C商品或服务实现“碳中和”的后半截路径。

“碳中和产品”也因此变成了一个悖论:实现“碳中和”,就需要碳抵消,而使用碳抵消达成的“碳中和”,在欧盟看来就是洗绿,是违反消费者保护法的。

不过,从相对积极的角度来看,欧盟此举也不是否定企业对“碳中和”所做的努力,而是在规范说法的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减排、减碳措施来实现碳中和。

虽然碳抵消市场会受到打击,但对绿色电力、节能减排技术提供方和产品碳管理服务商来说,是巨大利好。

01--“碳中和”不能再当概念炒作

欧盟为这项防洗绿法令的合理性提供了不少数据支撑。

比如英国Trajectory和Fleet Street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普通公众对“净零”、“绿色”和“可持续性”等术语的理解有限。

而根据非营利组织欧洲环境办公室数据,目前欧盟市场上75%的产品都隐含或明确标有环保声明,但其中53%的绿色声明提供了模糊、误导性或毫无根据的信息,而40%没有支持证据。

由于“缺少证明”这个现象,甚至有保险公司针对“购买碳信用但无法拿到相应证明”的情况提供保险服务,上个月底刚融到1千多万美元融资。

防洗绿法令落地后, CMW 全球碳市场政策专家林赛·奥蒂斯 (Lindsay Otis) 高兴地表示,“这项协议是朝着更诚实的商业行为和更知情的欧洲消费者迈出的一大步。欧盟在打击洗绿方面发挥了带头作用。”

但“碳中和”产品供应商和碳信用供应商估计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实事求是地说,市面上的“碳中和”产品确实可能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比如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任何节能减排的升级,只是粗略估算地碳排放之后直接进行相应数量的碳信用购入来抵消,就能拿到“碳中和”认证,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这项法令确实在企业进行宣传地时候起到了一定地规范作用——没有做任何努力仅仅靠花钱来买“碳中和”,就不能拿来炒作。

但对于一些原本就对“碳中和”有追求的企业(假设有),却少了一种追求企业和环境的“共同利益”的方式。

由于产品不可能完全实现“碳中和”,想要达成净零碳,公司通常都会寻求购买能够产生最大可持续影响的碳信用额度。

“共同受益”可以提供额外的价值,同时应对更广泛的气候挑战。这也是自愿碳市场或者碳信用存在的部分意义所在。

但欧盟认为企业的这种间接努力和成本投入不值得消费者为此买单。换句话说,欧盟和环境组织的立场就是不希望任何品牌在绿色浪潮中吃“碳中和”红利。

虽说欧盟也在法令中指出,允许企业以没有误导性的方式,宣传碳信用项目投资(也就是说,你不能说自己实现了“碳中和”,但你可以说你投资了碳汇)。

但对于企业来说,我做了额外的努力花了额外的钱,却不能有目的地进行宣传,那我为啥还要投资碳信用呢。

而这种情况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企业参与自愿碳市场的积极性被打击。

02--碳抵消市场又遭重创

或许碳抵消市场确实还存在着很多待规范的问题,但欧盟似乎等不及了,直接say no。

曾几何时,疫情期间自愿碳市场的交易额从2020年的5.2亿美元跃升至2021年的20亿美元。

458

来源:Ecosystem Marketplace

但在这之后,2022年市场交易量较前一年下降超过50%,2023年的交易量同比也进一步减小。去年,自愿碳市场中碳信用的价格更是一路暴跌,合同价格创下新低。

463

来源:CarbonCredits

自愿碳市场诚信倡议(VCMI)的执行董事马克·肯伯(Mark Kenber)表示,过去一年媒体严厉的批评和针对使用碳信用供应商提起的诉讼,“显然对市场产生了冷却作用”。

“碳信用的价格一直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发行量和退役量充其量是持亚,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下降。我们知道,许多公司,无论是将购买碳信用额作为其战略的一部分还是正在考虑购买碳信用额,都在犹豫。”

而欧盟最新的防洗绿法令,显然进一步削弱了自愿碳市场的机制,“共同受益”和增加正的外部性的模式也可能会被打击。

肯伯表示,他对媒体、企业和投资者认为“所有项目都是垃圾”感到沮丧。“我们将会没有资金用于流向发展中国家数十亿吨的碳减排和清除机会”。

诚然,碳信用存在问题,但由于这些问题“世界就应该放弃利用碳市场为可持续项目提供资金”的结论也或许也并不那么正确。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委会在2022年就表示,“碳抵消”对于一些难以减排行业的排放是实现净零排放不可避免地一部分。

根据Ecosystem Marketplace的估计,到2030年,阻止森林砍伐预计每年将花费1300亿美元,并且需要采取多种政策、财政和市场激励措施来阻止森林砍伐。

而目前的资金已经不足,如果森林保护举措能够证明环境和社会完整性,那么碳市场可以成为保护森林和减缓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03--利好绿电和产品碳管理发展?

《环球零碳》就欧盟新规特地采访了国内顶尖“产品碳足迹”专家团队,该团队曾参与国际电池行业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的搭建和国内多款“碳中和”产品的打造。

其中一位研究员对《环球零碳》表示:我们觉得未来做碳中和产品的客户会更理性,客户会更加关注产品实际减排,那他们就需要更了解自己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分析,找到热点,制定减排策略,比如说绿电绿证、节能增效。

全生命周期碳足迹(LCA)指的是一个产品从摇篮到周期的所有碳排放。

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就应该系统考虑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和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

527

来源:Deloitte

如果不能再用碳抵消实现产品或服务“碳中和”,那么还有心做可持续的品牌只能把重点重新放到碳减排上。比如多使用绿色电力,材料尽可能循环使用,生产过程中能效的提高等。

在碳排放的测算中,使用绿电、甚至是绿证都算作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不会被算作“碳抵消”。

而讨论中国企业要不要做“碳中和”产品,一方面是在讨论中国企业还会不会再买碳信用额度来进行碳抵消,另一方面也是在讨论企业还要不要为节能减碳做出努力——答案当然是要。

因此笔者认为欧盟此举对中国的自愿碳市场影响不大,毕竟欧盟是欧盟,中国是中国。何况对于中国来说,在购买减排量进行碳抵消的市场份额中,用于中和B2C产品或服务碳排放来打造“碳中和”产品的这种用途目前还不占多少。

此外,也没人能说通过碳抵消来实现“碳中和”产品的尝试就是错的,至少这些企业和品牌做到了把这个概念推而广之。前进的道路总需要有勇于尝试的人先来探索,而自愿碳市场更有其意义所在。

或许市面上的“碳中和”产品的说法会因为不再能用“碳抵消”来达成而减少,但不代表企业需要做的努力会减少。

欧盟新规对企业的积极启发在于谨慎使用措辞,把所有减排落到实处,而不是直接通过碳抵消一笔勾销。

《环球零碳》也与国内某潮玩巨头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了解,对方表示,“碳中和”玩偶应该还是会继续做的。

来源:环球零碳

撰文 | Yinyin

编辑 | Tang

阅读 706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