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张广宁
广州是一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以“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四季花城”的自然禀赋而成为北回归线上一颗绿色明珠。改革开放30年来,广州坚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建设,近年更是把林业当作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石,着力发展城市林业,森林总量持续增加,森林布局日趋合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日益凸现。目前,广州已基本形成以中心区城市公园、绿化广场、居住绿化、立体绿化等为“内圈”,以白云山、万亩果园及近郊森林公园、防护林为“中圈”,以远郊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为“外圈”的城乡一体大绿化系统。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4.4%,森林覆盖率达到38.2%,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79%,建城区绿地率达到33.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62平方米。继获得“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之后,又实现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确立“森林围城、森林进城”森林城市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对林业发展及森林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先后实现了三次战略升级转型。第一次是实现生产型林业向绿化型林业的转型。从1985年开始,把林业从传统的以砍树为主转变为以造林种果为主,取得了“四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广州”的成就。第二次是实现单一的山上种树向森林分类经营转型。从1993年开始,重点对林分进行改造,按照培育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的不同目的实行不同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第三次是实现城郊型林业向城市型现代林业转型。从2003年开始,根据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目标,全力实施“森林围城,森林进城”和城乡绿化一体化战略,让林业融入城市,为城市服务。以“青山绿地”工程为切入点,大规模推进城市森林建设,逐步构筑起以森林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不断增加城市环境容量,逐步改善环境质量。
二、创树“林带+林区+园林”的森林城市规划理念
近年来我们编制了《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广州市城市林业发展概念规划》、《广州市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广州市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等15个规划,提出了具有鲜明广州特色的“林带 林区 园林”的城市森林建设新模式。形成“一城(中心城区)、三地(山丘地、低丘地、砂田地)、五极(位于市域四周的五个区和县级市)、七带(生态缓冲带、保护带、污染控制带、湿地恢复带、城区隔离带、水体净化带、沿海生态屏障带)、多点(17个中心镇及部分村庄)”的森林总体布局,重点构建“三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林、风景游憩林、产业原料林)、三园(郊野公园、绿色田园、生态果园)、三网(河流林网、农田林网、海防林网)、三绿(城区公园绿化、社区绿化、路网绿化)”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先进的理念和规划指导下,我市林业迅速下山、上路、进城、入村、拓海,基本形成了“山上山下统筹、农村城市并举、平原沿海兼顾”的现代林业发展新格局。
三、实施“项目林业+大工程带动”的森林建设举措
在推进城市林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主动适应新时期林业建设的规律、特点和公共财政的新要求,引进了“项目林业”概念,将林业建设内容整合成一个个服务城市发展要求的具体工程项目,以大项目的实施带动城市林业大发展。近年来,我市围绕“青山绿地”工程,大力实施道路林带、绿化隔离带、工业防护林、农田林网、森林公园、森林片区、城市公园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青山绿地”工程一期建成绿地131平方公里,建设了16条城市主干道林带、13个近郊森林片区、119个森林景观节点,整治复绿640个采石(泥)场,新建和改造33个绿化广场、55个城市公园、121条道路(河涌)绿化带,立体绿化105座立交桥、人行天桥。“青山绿地”工程二期正在大力建设环城森林、沿海防护林、新农村绿色家园和花卉苗木产业等项目。
四、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的森林建设投入机制
我市从2003年开始的“青山绿地、碧水蓝天”工程,一期建设投资达180多亿元,正在推进的二期建设投资达200多亿元。近5年来,我市财政对林业的投入年均增长22.48%。为保证城市林业快速发展所需的资金投入,我们探索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林业建设投入机制。首先,对投入的财政资金,实行市和区(县级市)两级政府分担,并纳入年度预算,确保主渠道资金逐年落实。其次,打破部门、区域和所有制的限制,实行社会化筹集建设资金。近年由企业及个人建设的苗木基地达7000多亩,储备苗木155万株,投资1亿多元;由机关、企业、团体和群众组织建立的各类纪念树、纪念林达4.7万亩,投资7亿多元;由企业投入多个森林景区景点建设,资金达4亿多元。
五、追求“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双重效益
一方面,我们坚持产业发展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大力促进产业生态化。高标准建设的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产业生态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以市区产业“退二进三”为契机,对新、老产业园区进行生态化建设、改造,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节能环保的生态型产业园区。另一方面,我们注重大力发展森林旅游、经济果林等森林相关产业,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努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以森林生态资源为依托规划建立了50个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依靠森林资源优势培育了“流溪香雪”、“石门红叶”和“白水仙瀑”等知名旅游品牌,打造了一批精品森林生态旅游线路。2007年全市森林生态旅游人数达3100万人次,旅游门票收入达3亿多元,并带动绿色村庄、农家乐快速发展。通过集约培育速生丰产林,因地制宜种植荔枝、龙眼、橄榄等经济林,发展绿化苗木等途径,提高商品林地和近郊农村四旁地的经济效益。同时,逐步加大对生态公益林经济补偿的力度,现补偿费标准达到每亩每年30元,并将定期提升。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产业与生态互相促进、互利双赢的良性的循环。
六、创造“出门500米见绿 绿色家园”的良好生活环境
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建设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建设成果让群众分享的原则,切实使城乡群众普遍受惠。在全面实施大项目森林建设基础上,着力推进最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在家门口的森林绿化工程。一是在市区实施“出门500米见绿”工程。重点推进社区公园、小游园和绿化广场建设;开展大规模群落式道路林带升级改造;实施珠江两岸、河涌整治绿化,提供市民休闲漫步的去处;大力推行建筑立体绿化和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单位创建工作。二是在农村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工作。按照“山青水秀、花果飘香”的要求制定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完成400个行政村“一园、一带、一网”绿化建设,完成700片乡村风水林的恢复与升级改造,使村内居民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0平方米以上,逐步实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建设目标。
七、迈向宜居城市“首善之区”的新目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使广州的生态建设水平上了新台阶,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努力。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广州要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路子,努力成为全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建设“首善之区”,广州的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面向新的目标,我们将以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魄力,不断推进城市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环境优先。把森林城市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谋划城市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来换取发展。要让森林城市建设成为利国利民、增进福祉的千秋伟业,代代传承,永不断续。
二是进一步完善城市森林发展的激励和保护机制。加强生态产业化的研究指导,加大对发展森林旅游和发展经济林果支持的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升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投入。
三是加快完成林业生态功能区规划。结合城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从统筹珠三角城市群生态保护建设的高度出发,加快完成林业生态功能区规划,严格划定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适度开发区,进一步优化林业生态布局,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加速实现城市绿化覆盖率55%的目标。以发达国家和先进城市为标杆,以“绿色亚运”建设为动力,进一步实施“森林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宜居城市增绿行动计划”和“花园城市建设行动纲要”,力争用三年时间把广州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5%,全面提升城市环境的绿化、美化、生态化和艺术化水平,为建设“首善之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