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宁陕县,林改后林地被林农视为“绿色银行”。
宁陕县四亩地镇严家坪村党支部书记、罗家沟股份制板栗林场董事长周文兴说,林改后,通过镇里勘界登记,白纸黑字证明这片板栗林属于包括他在内的20户村民所有后,他们就将此视为一份实实在在的家产。
1994年开始建设的罗家沟股份制板栗林场,到2008年底总面积已达1400亩,20户、72人参股。前些年,村民担心板栗林场会被集体收回,投劳投资的积极性不高,到2008年总株数仅12万株,且野生板栗树占到了70%。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大家的积极性一下就提起来了。近两年已补植板栗树苗3万株,总株数达到15万株;嫁接改良8万株,良种板栗树占到了总株数的80%以上。今年板栗长势好,今年收个3万公斤板栗不成问题,户均至少能分红5000元。”周文兴说。
宁陕县在莽莽秦岭的怀抱中。2007年8月,宁陕县被列为陕西省10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宁陕县306万亩集体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以家庭承包、均股、均利等方式落实产权到了农户。至此,宁陕县6万多农民拥有了自己的林地和林木,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财富。宁陕县从事涉林产业的农民也从平均每户1人增加到了2至3人。
宁陕县筒车湾镇许家城村村民张礼友说:“拿到林权证后,心里特别有底,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拿出林权证给记者看,“凭林权证我贷了30多万元,对老树做了嫁接,还栽了一些新树,去年采摘时雇了不少人。”张礼友有300多亩板栗园,林间散养着600多只鸡,种植了3万多袋食用菌,还在林子里种一些魔芋和药材。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卖鲜菇的收入能有5万多元;100多亩盛果期的板栗树的收入目前有3万多元;种魔芋、养鸡的收入一年也有5万多元。
“打工不如回家当老板”。张礼友的大儿子原来在浙江一个鞋厂打工,月收入1000多元,过年回家发现务林的收入比打工强,就留下来一心在家看护林子,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许家城村村民陈进和也是乐不可支,林改后,家里分到500多亩林地,其中200多亩林子在苍龙峡中。这个峡谷景色优美,来自西安的一家企业看中这片林子,投资2000万元搞森林旅游。陈进和通过山林入股,一年下来,收益相当可观。
如今,“林子”变“票子”,村民走上小康路。许家城村去年就完成了全村314户的确权发证。当年,全村以林业为主的综合收入达到660多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500元,林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0%以上。
(《经济日报》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