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添加到桌面
分网
当前位置:关注森林 > 林草生态博览 > 森林生态系统 > 正文 站内导航

千屈菜

媒体:林业百科  作者:林科君
专业号:玫瑰留香 2019/7/1 8:17:35

去年在介绍柳叶马鞭草的时候,曾提到它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花海植物,可以代替薰衣草,打造出铺天盖地的单一色彩效果。

那么对于湿地水生环境,是否也能实现花海效果呢?水生植物的应用比较窄,总不能全部种满荷花或睡莲,它们的花序单一,单朵花特写效果不错,但远远看去还是以绿色居多。

睡莲单朵固然好看,可是离“花海”还有一定距离。图片:public domain pictures

不过最近几年,湿地植物造景开始大面积使用千屈菜,虽然这样的造景大部分并没有什么设计感,但花海效果十分显著,比起薰衣草花海也是毫不逊色。

千屈菜花海。图片:liz west / wikimedia

自己跟自己凑合过?不!

虽然在分类上相差万里,但如果不看花的形态,千屈菜与薰衣草等唇形科植物颇有几分相似:如茎四棱,叶对生,簇生的聚伞花序组成一个长长的穗状花序。常用来冒充薰衣草的鼠尾草、荆芥等都是这种结构。

如果近距离观察千屈菜的花,会发现这些只有指甲大的小花还是很精致的。它的花色紫红,有6枚花裂片,上面还有深紫色的条纹,好像一朵微缩的杜鹃花。

千屈菜精致的花朵有些像杜鹃花。图片:pxhere

它的内部结构更加精致:许多虫媒植物的花具有二型花柱,如前几个月介绍的迎春、连翘等,它们的花柱(雌蕊)有长型短型,不同花柱形态的花才可以被正常授粉,这样就避免了自交带来的退化

二型花柱,可以看到雌蕊(图中4)分为长短两种。图片:berru / wikimedia

而千屈菜的花比二型花柱又更升了一级,它们的12枚雄蕊分为两层,6长6短,花柱和两层雄蕊的长度都不是固定的,形成了三种“上中下”结构,这种结构叫做三型花柱,可以更高效地避免自花授粉。

千屈菜的三型花柱示意图,图中绿圈内为花柱。图片:Carl Axel Magnus Lindman

血色?是分不清色号么?

虽然千屈菜的花是紫红色,但它的属名 Lythrum 意思是血色,尤其用来形容那种受了污染的伤口附近脏了吧唧的污血。这名字就很迷了,千屈菜属植物里并没有这个色号的种类。植物学家们推测,在古代千屈菜是用来止血用的,因为污血=受伤=需要止血。

至于种加词 salicaria 就很好懂了,但凡看到学名里带有salica前缀的,它要么是柳树,要么是某个部位长得像柳树,这里是指千屈菜的叶子细长似柳叶

紫红色的小花和柳叶似的叶子。图片:maxpixel

中国古代一些地方草药志里确实有提到,当时人们用千屈菜来作为内外止血药以及止泻药。现代植物学认为它对人没有什么毒性,但疗效可以忽略,也就拿来当野菜吃。

浅水种植的大片千屈菜。图片:Evelyn Simak / geograph

千屈菜最大的作用还是用来观赏。它的原生地是河湖沼泽等水边湿地环境,因此十分适合用于大片湿地的覆盖。它可以种在岸边,也可以长在浅水里,即使是在没有水源的普通花园里,它的表现也很好,尤其能够适应许多花卉难以忍受的重黏土。千屈菜本身十分耐寒,可耐受-25℃的低温,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不成问题。它的花色艳丽明亮,成片种植的大面积色彩在夏季很引人注意,长长的花序也可用于切花。

皮实观赏花,也是生态杀手

千屈菜原产于欧洲、亚洲、非洲西北部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于19世纪被作为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首次引入北美,但同时它也成为了一种入侵生物。千屈菜是一种生命力顽强而且很容易扩散的植物,单株植物每年可产生超过200万颗种子。这些微小的种子很容易被风和水流扩散开来,越过冬天,在湿地中发芽。千屈菜种子的生命力很强,在水中泡两年后,其活力还能保持在80%左右。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千屈菜是一种入侵生物。图片:liz west / wikimedia

在北美,千屈菜凭自身强大的适应力,迅速占领了许多湿地环境,大面积的密集植株甚至覆盖了开放水域,给当地的原生植物,尤其是给湿地禾草类(禾本科、莎草科、香蒲科等)带来了生存压力。禾草类是哺乳动物的优质牧草,也是湿地鸟类、鱼类和两栖类的栖息地。如果千屈菜太过泛滥,无疑会破坏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在一项2010年的湿地动物调查研究中,科学家研究了北美千屈菜入侵地区的14种动物,发现有6种动物受到了负面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种严重依赖湿地植被的鸟类长嘴沼泽鹪鹩(Cistothorus palustris),以及美洲蟾蜍(Bufo americanus)的蝌蚪。千屈菜不但会挤压两栖类的生存空间,其植株含有的化合物还会污染水体,降低卵的孵化率。

非常依赖湿地植被的长嘴沼泽鹪鹩。图片:Cephas / wikimedia

虽然千屈菜在旧大陆非常常见,但它的一些北美亲戚在当地非常稀少,如北美中部和东部湿地的特有种Lythrum alatum在三个州被列为濒危植物,而千屈菜可以和它杂交,造成本土物种的基因污染

千屈菜的种群一旦建立,通过机械拔除和化学除草剂的方法都很难根除而且昂贵。从1985年开始,科学家利用两种叶甲(Galerucella calmariensis和G. pusilla)和三种象甲(Hylobius transversovittatus、Nanophyes breves 和 N. marmoratus)对千屈菜实行生物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合除草剂使用,效果更加理想。

目前来看,千屈菜在北美的生物防治效果很成功,但成功的例子毕竟比较少。世界上的入侵物种大部分是很难控制的,还有一些引入物种本来是用于生物防治的,结果摇身一变,也变成了入侵物种。时下大规模花海景观的流行,无疑会给一些物种的入侵提供机会。

美丽的花海中,是否会孕育下一个“杀手”。图片:Terry Lucas / wikimedia

虽然在中国,千屈菜是本土植物,但原生湿地环境本身是个多样性高而且脆弱的特殊环境,湿地植物与共生的动物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如果为求观赏效果大面积栽种一种植物,等于是砍伐森林来种田,对环境的潜在风险不可小视。

阅读 18384
省份 融媒体指数 融媒体系数
平均数 1


Loading...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